“法硕精英荟萃之优秀学员故事"系列五|李安权:不忘初心、砥励前行

发布者:袁东卫发布时间:2019-04-16浏览次数:558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中心自2008年开始招收法律硕士,现在已经有5604人毕业生,其中在职法硕毕业生182人。目前在校法律硕士409人,其中在职法律硕士177人。这些研究生大多分布在华南地区的公、检、法单位、律师事务所或者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部门。他们不仅工作突出、业务精湛,还有一股钻研的精神。在工作之余,他们刻苦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造诣和专业技能,相继涌现出一批专业拔尖、学业精进的法律硕士学员。为此,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特推出“法硕精英荟萃之优秀学员故事”系列,不仅展示优秀学员的风采,分享他们的精彩事迹,更希望通过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的平台,能集聚更多的法硕精英,让这里成为高级法律人才培养的摇篮。

【李安权简介】李安权是我校2016级在职法硕研究生,现任茂名市公安局茂南分局袂花派出所教导员。2006年李安权大学毕业,当年加入公安队伍,200820112014年获得茂名市公安局嘉奖,20092010年连续两年荣立“个人三等功”,2008年至2012年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公务员”。

2016在职法律硕士李安权

即使戴上警帽多年以后,李安权依然记得小时候的那个下午,他与爷爷在镇上墟集卖花生的一段对话。

爷爷,那个带帽叔叔穿的衣服好漂亮呀,哪里有得卖呀?”

呵呵,那个衣服没得卖的。”

那叔叔是谁,他怎么能买到呢?”

那是警察的衣服,只有警察叔叔才能穿。”

哇!当警察好威风啊!我也要戴帽子,我也要穿警察的衣服,我要当警察!

孩子,当警察可不是为了耍威风的,而是帮助好人,抓坏人,保护咱们老百姓的……”

看到李安权对警服如此神往,爷爷突然决定,用卖花生的钱买一整套绿色的公安童装,送给安权。爷爷他可能不知道,这一套小小的绿色的警服,在李安权幼小的心灵里栽下了一颗警察梦的绿色种子。

李安权同学高中期间加入闻名全国的“电海中学爱心社”担任干部,利用课余时间,与其他爱心社社员一起,帮助有需要的人。由于其在高中期间的出色表现,李安权同学18岁即被推荐入党。

高中毕业,李安权如愿考上广东警官学院。大学期间,李安权不忘初心,刻苦学习,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称号。06年毕业后,李安权通过严格考试,穿上警服,成为一名普通的民警,从此开始了从警之路。童年的心愿,终成现实。

2016级在职法硕研究生李安权领受群众的锦旗

 从警故事一:江心岛围捕毒贩,60厘米弯刀迎面砍来……

 201610月中旬,李安权得到了一条重要线索:茂名沙琅江鳌头镇飞马段江中某小岛上聚集一批不法分子,长年贩毒吸毒,可能还有枪支!获悉这一重要线索之后,李安权当即带领几名警力,赶往线索所指称的小岛展开调查。

 据观察,小岛距离江堤至少有50米,无固定桥连通陆地,只有两条塑料下水管造成的“浮桥”,宽度约30厘米,仅容一人通过。“浮桥”色泽灰暗,应有好些时日了。小桥通行能力有限,小岛旁边停着一首小船,以备随时靠岸。小岛方圆约二百平方米,透过小岛上杂乱丛生的树木,隐约可见一间小木屋。木屋里情况不详。为免打草惊蛇,李安权他们没有上岛侦查。

 20161030日,李安权决定再带队赴小岛周围蹲守,希望捕获有效线索。一开始,李安权和同事们仍然采取外围调查的方式,穿着便装开着民用车辆慢慢地在江堤上行驶,观察小岛上的一举一动。

 小岛跟第一次来侦查时没有明显变化,如果只是远观而不近距离侦查,无法获得更多信息。有同事建议派人乔装成钓客走下江堤钓鱼,既能安全地接近小岛,又不易打草惊蛇……正当李安权和同事们完善“钓客”计划时,一中年男子从小岛走出急速通过水管桥爬向江堤,快步跑进江堤旁边的村子。情况突变!李安权当机立断,马上安排一组警力追踪该男子,自己则带着四个同事通过水管浮桥,悄无声息地进入小岛。

 警察们第一次踏上这个无数次远观的小岛,第一感觉就是出奇的静,只偶尔听到小鸟叫声。李安权他们借助树木的掩护,慢慢地靠近木屋,形成包围。木屋不大,只有五六平方米,里面飘出有人轻轻哼唱的歌声,以及一股扑鼻而来的毒品味道!线索果然属实,这个小岛果然是一个毒窝!

 “警察!别动!”

 面对破门而入的警察,屋里哼歌的男子先是一愣,随即侧身抓起床头一把约60公分长闪着白光的弯刀,直接砍向民警!来不及多想的李安权一个箭步冲上,在刀落在半空时两手紧紧托抓住歹徒拿刀的手腕,向左一个反关节把刀打落在地。失去刀具的歹徒并未束手就擒,而是仗着高大壮硕的身体负隅抵抗,出猛拳、起飞脚,意图拒捕!民警毫不畏缩,冲上前将歹徒压倒在床上,将手铐铐住手腕。整个制服过程耗时数分钟。见逃生无望,歹徒才乖起来配合工作。

 民警制服了男子毒犯后,开始清点现场。民警惊讶的发现,小小的木屋里面,居然在墙上、床上、桌上散放着6把锋利无比的刀,随手可抓,如果不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小岛环周风都是十几米深的江水,如果歹徒跳江,后果不堪设想!惊险!

 汗水没有白流,此次侦查民警现场抓获疑犯郑某某,在木屋里查获冰毒、咖啡因等毒品80多克,还有用来制毒的半成品一大批!警方又顺藤摸瓜,将三名涉毒人员抓获归案。

工作中的李安权

从警故事二:无私则勇,无欲则刚,圆满化解群体性事件

2010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在河西派出所值班的李安权接到110指令:厂前路天桥有交通事故,可能会发生打架冲突,请出警先行处置。李安权带领2名协警赶往现场。

李安权去到现场发现,天桥已聚集了很多人,道路被堵得水泄不通,现场喊打声不断。李安权和协警一边果断将人群分开,稳住叫喊者的情绪,一边迅速找到当事人了解情况。

事情并不复杂。一张姓本地女子和一陈姓四川男子骑摩托车在路口发生碰撞倒地,有不同程度的受伤但无大碍,双方本已协商处理完毕,准备各自离开。偏偏在此时,张女士一个朋友路过,这位朋友略带酒意,不仅主观地认为对方违规应负主要责任,还口无遮拦无意捎上一句:“捞仔的,不赔两万不让走!”

骑车的陈姓男子虽是外地人,但来广东工作生活多年,当地话会听会说,这句略带侮辱和敲诈嫌疑的话马上激怒了他,说:“XX的,你欺负我外地人是不?”气氛突然紧张,双方一下子就杠上了,纷纷掏出手机搬救兵。

河西是茂名老城区,四川湖南来茂名从事建筑和装修的务工人员都住在这一带,这天刚好一四川老乡的川菜馆开张,老乡都在开怀畅饮,接到电话大家酒杯一放,都赶向天桥,一会光景,两方都聚集了一两百人,桥上桥下、路口都是人,叫喊声不断,群体性事件一触即发。

面对群情汹涌的现场,李安权沉着应对,冷静将情况报告给所领导和指挥中心,请求附近的巡警前来支援。同时,李安权细心了解双方受伤情况,想办法安抚双方的情绪。就在情况慢慢稳定下来的时候,人群中又响起一个声音:

警察是本地人,肯定偏帮他们本地人,不管那么多了,跟他们拼了……”

这句话极具煽动性,人群又是一陈哄动!陈姓男子老乡一方试图推搡协警,李安权立马上前挡在协警前面:“住手,我们依法在执行公务,我是河西派出所的民警李安权,这是我警号(指着胸前),若你认为我们处理不公,可以投诉我,现在请你们冷静,别乱来!”李安权这番话义正辞严,人群被震住了,剑拔弩张的对峙稍稍舒缓。此时,增援的交警、巡警也赶到了现场,大家分工合作,全力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李安权把双方当事人代表劝到旁边的警务室,开始苦心婆口的调解工作:

老乡们呀,你们这又是何苦呢,这么一点交通事故一定要搞得你死我活吗?”

大家都不容易,我们不能因为陈XX是外地人就说不礼貌的话,他们拖家带口的来到我们茂名,虽是谋生,但也在在为茂名做贡献呀,我们要欢迎和感谢他们才对……”

调解的努力终于使双方冷静下来,也让大家意识到自己差点闯了大祸,纷纷自我批评起来:

是我不对,喝了点酒,没管好自己的嘴,但我真的没有欺负他们是外地人的意思,我跟他们老乡都是好朋友来的,不信你问刘老板他们。”张女士喝了酒的朋友一边解释,一边用手指向川菜馆的老板。

对,我们是老朋友了,看来是误会啦,这事也怪我们,喝了酒也冲动,还误解我们的警察同志,咱们快劝各自的老乡回去吧。”川菜馆的老板也不好意思起来了。原来张女朋友与对方老乡是老朋友了,在现场因为光线不足没认出对方。

太感谢你们警察同志了,我们做错的甘愿接受处罚,若不是你们,后果可怕呀…..”

误会一旦解除,人群便立即散去,一场群体性事件消弭无形。

李安权后来总结经验,认为当时自己喊出的那番话能稳住人群,最根本原因的不是自己嗓门大,而是他们处警时一切从事实出发,没有身份偏见,没有地域歧视,立场不偏不倚,无私则勇,无欲则刚,威慑力十足,所以双方都心悦诚服接受了警方的调解。

生活中的李安权

从警故事三:连续作战24小时,帮老人找回失散28年儿子

太谢谢你们了,你们真是人民的好公安!”

20161212日下午,一老人握着李安权的手,止不住的道谢:

28年了!我们终于骨肉重逢,亲人团圆,你们民警是我们廖家的大恩人呀!”

从警十载,见过很多悲欢离合,李安权接过这位老人家及其亲人赠送的印有“千里寻亲 恩泽四海 人民公安 一心为民”的锦旗,依然觉得十分感慨。

老人家名叫廖X寿,70岁,贵州省黔西县城关镇人。一个远在贵州的老人家,为何给千里之外的袂花派出所送来锦旗呢?得从头说起。

20161210日下午,袂花派出所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有群众报警求助,请派警前往处置。这条指令听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李安权也像平常一样,立即带领民警出警。

在袂花桥头,老人家一见到民警,就向民警讲述报警的原因——原来,他儿子不见了。一听有人口“失踪”,李安权倍加重视,细致询问之下,一个十分曲折心酸的28载寻子故事,展现在面前……

1986年前后,国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贵州省,人们的生活也日益改善。但年过不惑的贵州省黔西县城关镇人廖X寿,生有7个孩子嗷嗷待哺,生活艰难。

祸不单行,廖X寿的老婆因故撒手人寰,留下7个小孩,全靠廖X寿一人撑着。廖天寿又当爹又当娘,带着几个小孩艰苦度日,但依然抵不过命运的残酷——最小的一个小孩也不幸夭折。

望着剩下的6个孩子,廖X寿心想:如果留在家里,恐只有绝路一条。于是,为了活命,1989年春节刚过,廖X寿就带着孩子们南下广东,觅一口饱饭养活6个孩子。

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即使家乡信息封闭,可廖X寿也听到过这句名言。然而,名言是名言,当廖X寿带着6个儿女真正踏入传说中的广东时,因为人生地不熟,廖X寿的二女儿和仅7岁的四儿子先后走失在茫茫人海中,从此骨肉相离,音讯全无。

目不识丁的廖X寿,甚至都不知道他儿子走失的地方叫茂名。他们一家出来时,是7口之家,如今只剩5人,还随时有性命之虞,离散之险。于是,廖X寿为了保住剩下的4个孩子,只能结束在广东流荡的日子,含泪放弃寻找失散的孩子,回到老家生活。

得益于国家的政策,90年代温饱问题慢慢解决,廖X寿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剩余的孩子拉扯大,如今均已成家立业,也都事业有成。

然而,廖X寿时刻未忘失子之痛,寻找失儿的心愿一天比一天强烈,这二十多年来,他从未停过寻找的脚步。廖X寿所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探知当年儿子失散的地方叫茂名。1992年,廖X寿又一次来到茂名,通过在茂名打工的贵州老乡了解到,在袂花镇上好像有一个帮人理发的五保户捡养过一个小孩,该小孩和廖X寿走失的儿子情况比较接近。听到这个消息,廖X寿感到莫大的鼓舞,但袂花太大了,第一次寻子无功而返。

20多年来,寻亲成了廖X寿一家的头等大事。其它儿女长大成年后,也陪老父亲多次来茂名找自己亲生兄弟,三儿子廖X武甚至还求助中央电视台的寻亲节目组《等着我》,但都未能如愿。

2016年,老人已70岁,身体已大不如前,但寻回失儿的心情有增无减,心里一直叨念:我儿子就是在茂名袂花这地方,我希望在这里找回我的儿子。于是在这个冬天,老人家带着两个儿子和孙女,又一次踏上茂名袂花这块让他充满希望又无数次失望的地方。

1210日那天,老人家像往常一般,在袂花漫无目的随机寻访,如同大海捞针一般,效果并不理想。就在老人家以为,这次寻访又将无疾而终时,一个路人不经意间说了一句:“你为什么不报警试试?”一语点醒梦中人,是啊,28年来,他托老乡找、托陌生人找、托媒体找,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为什么就没想到找一下警察呢?于是,带着满怀的希望,1628分,他们打通了110,待袂花派出所民警来到面前时,他们将这28年来的寻亲曲折和盘托出。

听完廖X寿老人家的讲述,李安权被深深打动了,决心帮助老人家圆梦。于是将廖X寿一家接回派出所,细细询问当中的细节,希望从中找出有用的线索。

反复询问后,才发现廖X寿找了28年依然无果是有原因的。此案无照片、无目击人、无具体时间、无具体地点,唯一准确的信息,是儿子走失时刚好7岁,此外,还有一条未经证实的线索——听说一个在袂花帮人理发的五保户人家收养了孩子。这条线索有一串疑点有待厘清:第一,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户帮人理发的五保户?第二,这个五保户,是否真的收养了一个孩子?第三,这个孩子是否就是廖X寿的儿子?第四,即使是,廖X寿的儿子是否还在世?第五,即使在世,又如何寻找呢……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这一串的疑问环环相扣,只要证明了第一个疑问,存在符合要求的五保户,那后面的疑问才有可能解开。但如果五保户不存在,那么后面就全部不成立。面对这条不算线索的线索,李安权决定用尽努力尝试,最开始,计划通过人口信息查询系统,查询相关信息。然而,李安权细细研判了案情之后,凭着多年的办案经验得出一个结论:因家属提供的信息太有限,单纯的查询系统发挥不出作用。要办成这个事情,单靠电脑不行,还必须得靠人脑,靠技术手段与发动群众相结合。

当前,茂名公安机关正全力推进农村派出所警务“六个一”和城区派出所“四个一”建设。“六个一”其中的一项,就是每村一组织,公安机关主动联系镇、村委,争取每个村委组建一支必须有每个自然村人员参加的治安巡防组织,协助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积极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给群众提供有效的帮助。袂花派出所辖区共有17个村委和一个居委,根据要求建立了18个村群众治安巡防组织。应重点发挥村群众治安巡防组织的协查功能。18时,一条“请帮忙查找下,28年前贵村是否有一位帮人理发的五保户老人,曾捡养一个约7岁的走失男童……”的信息,便通过电话和微信工作群等“毛细血管”,传达到每个村组织“神经末梢”,信息的触角伸至最底层。

思路决定出路。1936分,振奋人心的消息反馈回来:袂花村委下面的自然村北丰村,以前确有一个帮人理发的五保户老人捡养一个小男孩。此信息如同一道曙光,照亮廖X寿一家的寻亲之路。李安权便带领同事与廖X寿一家赶至北丰村,做进一步核实。

令人振奋的是,反馈回来的信息千真万确。但同时,他们又收到一个坏消息——该五保户老人在抚养了那小孩几年后,就去世了,理发店没了,男孩也不知去向。好不容易连通的线索又断了,大家兴奋的心情一下子沉寂下来,但李安权并不气馁,带领同事继续挨家挨户走访当地的村民,从中筛选有价值的线索。

太阳悄悄落山,黑夜无声到来。20161210日这个夜晚,注定将给廖X寿带来光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量工作后,终于在一老村民口中得知一个十分有价值的线索:理发老人去世前,把男孩托付给了他一无儿女的妹妹收养。更令人兴奋的是,老人的妹妹依然健在!在村委干部的协助下,李安权找到了那男孩现在的亲人家。

好事依然多磨,那“男孩”当晚不在家,而是在电白博贺港那边随船捕鱼,户口也已迁往电白博贺。10日当晚,廖X寿依然还未能如愿见到那“男孩”,不能确定,那就是自己寻找了28年的儿子。双方约定,通知“男孩” 明天到派出所见面。随后,李安权带着廖X寿一家到旅店安顿好。凌晨时分,李安权一行回到单位,带着兴奋的心情与疲惫的身躯。

11日早上,一夜无眠的廖天寿一家,早早就来到了派出所等待。虽然还未见面,但廖X寿心里隐隐有预感,那就是失散多年的儿子廖冬天。

10点左右,“男孩”准时出现在派出所。廖X寿几乎一眼就认出,眼前这位被海风磨砺得黝黑的男子,就是他已失散28年的儿子廖X天。父子连心,男子也同一时间认出,站在他面前的就是他失散多年的亲人,父子、兄弟几个情不自禁地紧紧拥抱在一起,失声痛哭,场面令人唏嘘。未能前来的姐姐,马上接通微信视频,与这个失散28年的弟弟互道衷肠,一诉离情。

看着此情此景,奔波了一天的李安权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求学时李安权曾组建乐队表演

 从警感悟:不忘初心、砥励前行

 时间飞逝,李安权从警已十年。这十年来,李安权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侦办的案件不计其数,他也从当年的新警变成了一名多次立功和获得嘉奖的老警察。但是,李安权脑子十分清醒明白,时刻不敢忘从警的初心,不忘小时候跟爷爷那段对话的要义——“惩治罪恶,爱民护民”。这也是人民警察的职责所在!

 如果没有打击罪恶的正义感,面对那迎面砍来的60厘米长刀,李安权或许不敢果断出手,擒获毒犯。

 如果没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使命感,面对群情汹涌的两百多人,李安权或许不能保持镇定,为对峙的双方寻找最大的和解公约数。

 如果没有助民解忧的责任感,面对一个28年寻子无果的难题,李安权或许会搪塞了事,而不会全心全力帮忙寻找,一圆老人寻子梦。

 李安权常常打趣说自己任何时候都是一名满腔热血的新警察,拿他的从警故事来对照,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