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礼有节 不卑不亢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5-03浏览次数:664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016年5月3日晚上七点,在学术报告厅我们有幸请到二级心理咨询师,刑法学硕士杨靖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引人深思的心理健康讲座——“守住你的边界”。莅临讲座的嘉宾14级辅导员庞金周老师,与我们一起感受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人际交往的巨大影响。

在一开始,老师便阐明了演讲主题中“边界”的含义并向同学们发问,在日常与人交往中是否具有清晰的边界。一番讨论后,又以两只刺猬的故事生动有趣地向大家表明了健康的心理边界对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以此来引出只有保持足够的心理边界,才能保持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的观点。而紧接着杨靖老师告诉我们模糊的边界感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痛苦和紧张,而这些都体现在对他人巨大的依赖感和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上。

接下来杨靖老师揭示了模糊的边界感是从童年时期开始的。幼儿时期父母的过分养育和包办一切使得孩子丧失了自主感和边界感,成年以后孩子也不懂得如何控制与人交往的心理边界,因此影响到人际交往关系。不仅如此,父母的过度干涉还会引起青春期的反叛,甚至留下一生的创伤。老师还以大学生活为例,说明了无可调和的矛盾来源于生活琐事,即生活习惯,而生活习惯又是从童年时期养成的,再一次有力地论证了童年的习惯会影响成年后的人际交往。

然后老师为我们分析了心理边界建立的阶段,包括初生阶段,共生阶段和独立自主三个阶段,还说明了各个阶段心理边界处理不好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些都不利于成年后人际关系的处理和情感表达,所以童年的经历会影响科学个体化的形成和心理边界的形成。

紧接着,杨靖老师以中国一句老话“亲密无间”展开讨论,他认为亲密无间意味着要放弃心理边界,意味着丧失控制感,这样进而也会失去幸福感。这些都让在场的同学们重新认识了人际交往中独立人格和心理边界的重要性。但老师也强调了应该理智地控制自己的心理边界,控制欲不应过强,所以既要学会说“不,也要学会放手。

最后,杨靖老师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对别人的心理边界表示尊重。不仅如此,我们也应该通过良好的自我呈现获得他人尊重,要做到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温和而坚决地拒绝。

至此,演讲结束,同学们的提问也得到了杨靖老师详细的回答,此次讲座圆满落下帷幕。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应是心理边界的形成和确定过程,我们在成长中,应该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努力寻找自己的边界,完善自己,成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