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渝 躬身人民
2019年9月24日晚上七点整,由广东财经大学三水校区法学院主办的讲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新世纪为人民服务的实现者》在励学楼207教室如期举行。中国航天社会系统工程实验室研究员兼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马深老师担任了此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同学们深入阐述如何在学法之涯中怀抱初心,为国为民奉献终身。
主讲人马深老师
讲座伊始,马深老师提出自己对“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态度转变,宣示着教师对学生应终生负有担当以及欣赏之情。同时,他也代表全体法学院教师欢迎19级新生,并且诚挚地表示愿意与同学们共同讨论交流、探索实践,为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助力躬耕。
紧接着,马深老师通过两个故事展开对当代知识分子与教育问题的探讨。他将澳洲男孩与上海男孩的生活习惯进行对比,引发同学们对于中国知识分子合作状况的思考,也利用中美知识竞赛的故事来指出我们应打破中国教育的无知状态。马深老师通过这两个故事提出总结性的疑问“中国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他表示,对于如今教育中知识碎片化的问题,应当怀抱纷繁世界没有标准答案的心理,勇于创新,打破知识的框架。如今中国教育转型迎来关键时期,马深老师也提出要培养全能型的人才,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马深老师仔细讲解
随后,马深老师播放了一个关于老法官撤销案情的视频,同学们观看后深有感触。马深老师指出,视频中老法官撤销法律的行为体现了人类的理性与善良。在西方,良心教育从未停止,理性追求从未停滞。推移至大学生活中,每一位法学生都该在专业知识与海量信息中找寻理性与善良,追求道德的乌托邦,减少如今大众对于于欢案、聂树斌案等案子的争议,把握好理性善良与法律条例的杠杆。
讲座现场
随后,马深老师通过阐述系统、原型与模型的概念以及一系列小实验,引申出以人为本的含义。他也进一步强调法学生不能一味沉浸在学习知识模型的快感中,要认识到法学是一个有生命的学科,学会在学习模型中抽离出来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同时,马深老师也做出总结。他指出,学习法律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鼓励同学们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为大众解惑,为人民服务。
同学们专注听讲
接下来,通过为同学们展示了社会系统三元结构模型、人生三元结构模型与无为金字塔十法则,马深老师在德、体、智三个方面提醒同学们要在大学生活中注重内修外练,合理规划时间以及学会为学习做好加减法。同时,他对中日文化和工匠精神进行了比较与反思,倡导同学们建立理性知识架构,不做教材的螺丝钉和寄生虫,也要时刻关注时政,与时俱进,不忘初心随国行,做朝气蓬勃、有所作为的大学生。
现场同学认真交流
讲座的最后,是同学们的提问环节。面对同学的疑惑,马深老师耐心地解答。至此,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讲座圆满结束,感谢马深老师及全体工作人员地竭力付出。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构建起特立随行、知行合一的学习体系;初心不渝,躬身人民,坚定为国为己、不断奋斗的决心,利用好专业知识,为大众不懈奉献。
工作人员合影
文记 | 郑彩琪
摄记 | 郑宇辉
美编 | 黄洁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