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学术思享荟第五十七期——实践法理学的权利权力区分标准

发布者:廖元杰发布时间:2025-05-06浏览次数:10


2025424日,法学院学术思享荟第五十七期“实践法理学的权利权力区分标准”专题讲座在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立德楼731法学院第一会议室顺利开展。本次讲座由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童之伟主讲,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戴激涛教授以及邓世豹教授出席本次讲座,六十余名学生参加。

讲座伊始,童之伟首先从社会学、政治学与自然法学的多元视角切入,阐述了权利与权力的本质区别。社会学意义上的权力由暴力、财富与知识构成,而马克思主义则强调“公共权力”的存在形式,自然法意义上的权利被视为“天赋人权”。

童之伟指出当前中国法学界对权利与权力的区分仍面临标准模糊的问题。现行标准主要以“主体”与“强制性”为区分依据,实践中易混淆二者边界。随后,童之伟以霍菲尔德的权力争议理论为例进行了更深入的论述,即该理论中的“权力”多指民事权利,而美国宪法中的“权力”则特指公共权力。

童之伟强调了明确权利与权力的界限是构建法制社会的基石。一方面,需建立统一、清晰的区分标准,避免“概念泛化”;另一方面,应完善立法表述,强化公权力监督机制,同时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权利。

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针对讲座内容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困惑,童之伟予以耐心解答,并对概念界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更明确的说明。

讲座最后,邓世豹对童之伟的精彩演讲表示了诚挚的感谢。至此,本次讲座圆满落幕。


撰稿:宣传部 罗海琦

拍摄:宣传部 陈露

排版:宣传部

初审:刘高强

复审:刘薇

终审: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