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4日晚,由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广东财经大学法律与社会治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学术研习坊”第八十四期讲座于广州校区实验楼108模拟法庭举行。法学院黄泷一副教授、邹青松副教授、耿颖博士分别作“学术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方法”“浅谈法学论文写作中的比较方法运用”“法学论文写作:过程解析与经验交流”的主题报告,讲座由辅导员吕锐老师主持。法学院院长赵景琛教授、辅导员周星帆老师以及百余位本科生、研究生同学参加。



讲座伊始,耿颖做分享,她认为一篇优秀的法学论文应当具备问题导向、方法得当、论证严谨、命题明确这四要素。论文的写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选题阶段要“小题大做”,同时兼顾理论与实践;检索阶段覆盖三类素材,并善用“顺藤摸瓜”的方法;论证阶段要凸显“法味”;而摘要等部分需保持简洁和专业。同时,她还提醒大家慎用 AI,以防止生成虚假内容。

随后,黄泷一指出,法学论文的价值不一定要解决问题,从新角度进行剖析也有价值。他强调,要厘清论文与教科书等的区别,不赘述基础概念。准备阶段应先确立问题域,然后再集中精力进行研究,优先选核心文献。在论证过程中,应包括分析和提出主张等环节,并且要重视学术规范,建议以广泛阅读和知识积累作为写作的基础。

最后,邹青松聚焦比较法,称其意义是借鉴他国智慧,非罗列法条。运用比较法分析法要避免简单罗列、碎片化引用等误区,以问题导向型为主流。他提倡采用功能性比较法,首先确定问题并将其转化为功能目标,然后设定指标进行对照分析,从而提炼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启示。此外,论文研究需以一手资料为支撑,避免机械移植域外制度,确保服务于核心论证。

讲座最后,赵景琛向本次参加讲座的三位老师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师生合影留念。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