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发布者:廖元杰发布时间:2022-12-08浏览次数:789

行政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目录



  1. 课程简介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新时代,为了顺应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需要,党和国家提出了培育适应新时代法治需要,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的要求。教育部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德才兼备,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因此,为了适应新时代对于德法兼修法治人才的需要、优化法学生思政教育不协调的劣势和推动行政法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积极推动行政法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充分融合。行政法课程的目标是培养新时代法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讲授上追求法律与思政紧密结合。本讲主要以蒋某等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厦门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及行政复议案为例,介绍内幕交易这一典型的证券违规违法行为以案例为锚点讲授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思维,促进学生们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入理解。本课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探究式和讲授式等教学手段,启发和引导学生逐步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生对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解与拥护,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培养法律人才。

  1. 课堂教学目标

  1. 本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 教学方面

一方面对内幕交易等相关概念进行简要讲授,另一方面着重通过选取的案例向学生讲授行政法中关于行政处罚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关于行政法知识的认知素养和学术研究意识,增强学生法律知识储备。通过蒋某等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厦门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及行政复议案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训练学生在实务中的应用能力。

  1. 思政方面

以实际案例作为教学引入,通过展示违规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法律责任以及案件处理过程表明证券市场中内幕交易行为会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不良影响,也展现出我国行政法律规范在维护社会秩序秩序方面的重要价值。同时,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势头之下,行政法治建设对引导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法律人向学生教授自己的所思所学的过程同样也是运用自己的法学专业知识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的过程。本讲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法律人。

  1. 本讲与思政教学目标的结合

  1. 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在法学专业中,特别是行政法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润物细无声”的塑造青年学生的三观,培育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也是对法学作为一门正义和德性学科的有力彰显。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为未来的研究与应用做好知识储备。本次课程通过对所选案例的分析,既实现了对相关知识点的串联讲述也展现了实践中行政争议的法治化处理流程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从实际案例中切身体会到相关知识并有效理解吸收,最终引导学生自主形成知识构架,从而提升专业素养。

  1. 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共同建设和维护法治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了顺应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需要,党和国家提出了培育适应新时代法治需要,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的要求。而法治人才培育的第一步应当是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将建设和维护法治社会的责任感和信念感扎牢通过本课程的教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引导学生意识到作为未来的法律人,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未来的法治事业需要大家积极参与和贡献,最终为维护社会秩序、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添砖加瓦。培养学生树立法律信仰,将所学知识贯彻实践,在未来能够运用自身所学知识优化营商环境。

  1. 追求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相结合

寓知于行学习的最终归宿,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深刻的影响着学生在实践中的态度。思政课程有利于实现对青年学生良好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和高尚的理想信念,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阵线”本次课程的重要目标便是鼓励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结合起来,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1. 课程教学设计

  1. 设计理念

  1. 教学方法

革新师生互动新方式,拉近师生之间距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建构起“民主、融洽、欢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进课堂的学习和讨论,使得课堂形成“教师—学生”双向互动的良好思政教育状态。通过转变老旧的纯讲授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课堂讲授,从多角度、多维度带动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此外,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采用可视化图表并展现相关图文视频资料,同时通过腾讯会议搭建线上学习平台,保证线上线下学生的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并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目标。

  1. 教学内容

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任课教师在教授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中国优秀法治文化等思政内容,让学生在初次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受到正确的价值 引导。

其一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我们的法学教育应当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提炼专业所要求的核心价值,将之融通到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专业建设中。结合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旧的行政法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教学改革设计,以战略眼光对行政法课程体系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综合素养和行政法学专业知识 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

二,行政法相关专业知识与前沿案例紧密结合。本讲中选取了知识点复合的蒋某等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厦门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及行政复议案作为引入,向学生介绍案件的基本情况和判决。从案例入手,既讲述了点状的证券法相关知识又将面状的行政法知识以案件为轴展开讲解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的同时夯实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1. 学习方法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对蒋某等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厦门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及行政复议案的基本案情和相关判决进行基本了解,并对相关法律概念进行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基本信息检索能力。课中采取互动学习的方式,重视与学生进行提问互动,同时强调生生间的互动,安排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课后布置相关复习作业,要求学生阅读有关文献,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纵向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1. 课程设计

  1. 介绍课程和展示教学案例

介绍本讲的主题为“行政法视阈下对内幕交易行为的处理”并展示了相关案例。通过数据详实、图文丰富的演示文稿向学生梳理了蒋某等进行内幕交易的手段和方法,再讲述案件的处理流程以及法院的相关判决。借助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引出背后所蕴含的基础知识理论通过“以案说理”的讲授方式培养学生的体系思维和实践情怀

  1. 引入案例相关知识点

在所选取的案例中蒋某和朱某通过参与公司管理层会议与相关内幕信息知情人接触等方式获取到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面临重大债务危机的信息并借由信息优势和他人的证券账户进行交易破坏了健康的资本市场秩序。证券市场监管实践中,内幕信息如何认定,是比较复杂的难题,除了法定情形外,还存在监管机构根据判断和裁量酌定的情形。而本案裁判要旨对内幕信息的认定从法律规范出发进行推演和说理兼顾了维护资本市场秩序的重要价值具有典型意义此外通过案例向学生展示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流程在讲授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将行政法学科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系思维

  1. 进行延伸讨论

如上所述除了对知识点的讲授外本次选取的案例中涉及到了对证券市场“内幕信息”的理解和判断这属于典型的可裁量要件而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具有不确定性的要件众多如何通过法律解释方法明晰此类要件是本次课程的延伸内容通过对选取案例中裁判要旨的解读可以培养学生对此类要件的理解和处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法治思维

  1. 布置课后作业

在课堂的最后,针对本讲所授内容提出了三个课后思考题,并列出了深度阅读拓展的书单以供学生参考研究和回顾。

  1. 教学效果

  1. 特色

  1. 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

坚持因势利导、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进行行政法课程思政教育中,不能牵强附会和生搬硬套,课程思政的全覆盖不等于需要每次课程中都必须讲到思想政治内容,而是要求每门课程要体现思政教育在课程内容上选题恰当,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努力建设良好法治环境是改善我国社会治理格局和市场经营环境的重要手段,行政法和证券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各类社会主体对行政法证券法的遵守和实施对于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本讲通过对内幕交易行为的简要介绍,充实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通过对相关行政法知识的讲解更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思维增强法治信仰

  1. 在课程内容上引用实例

在课程教学上选择了讨论度较高的、学生熟知的经典案例,增强共鸣感。本课程的特色在于引用了大量司法实践中的经典案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讲者”,对相关案例进行专业和思政分析。在促进学生理解的同时,还增强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这样既锻炼到了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又能够训练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更能使得学生主动思考其中的价值选择,从而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

  1. 多形式的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多平台教学,在教室对学生进行面授的同时还开启了腾讯会议的线上直播授课,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融入“思政”因素,推动网络平台进行思政教育,拓展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接受渠道,引导学生在更大范围内对行政法的“中国经验”进行思考,使得学生在学校课堂和社会实践之外,也能受到正确价值引领。此外,本课程准备了数据详实、图文资料丰富的演示文稿,直观展示所讲授的内容,方便学生进行课堂记录和理解。在课程设计中还安排了课堂展示和小组自由讨论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习效率。

  1. 成效

  1. 实现专业培养与主流价值观念有机结合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法治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需要社会多方参与。本课程将专业知识与主流价值观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熏陶。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公共行政系统的大改革,行政权力的规范制约和有效运行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相应的,行政法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也正在进行相应更新,过去那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技能培养,轻德性塑造”的人才培养路径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对卓越法治人才的需要,必须向“既重德性培养,又重能力提升,并以德育优先”的方向转而本次课程兼顾对专业知识和主流价值观念的输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坚实基础。

  1. 师生反馈

课程结束后,及时对师生进行了采访。授课教师说:“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作为教师,不仅应该传授专业知识,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理’和‘真理’都能深入学生的心中。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应当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加快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生在课后也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有积极的反馈:“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我不仅学习到了有关的知识,还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建设法治社会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作为法学生,我们更应该提升专业素养,在未来的实践运用中维护社会公平和法律正义,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