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发布者:廖元杰发布时间:2022-12-12浏览次数:2240

《经济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经济法学科组



一、课堂简介

经济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七大部门法之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经济法学是以经济法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阐述经济法的产生、发展规律的法学学科,在法学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本课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重点工程教材《经济法学》为教材,主要讲授经济法基本原理(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宏观调控法之税法、市场规制法之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重点工程的《经济法学》教材为蓝本,在教学内容上强调把课程思政知识点融入专业课知识教学中,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理论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实践案例,采用启发诱导式教学方法与案例分析方法相结合,奉行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程已经开发了线上课程,在学银在线和广东财经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同时开放授课,同时进行线下授课,把线上学习与线下授课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经济法过程中,深刻认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取得的伟大成就,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念,更加信仰马克思主义,更加自觉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堂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以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法律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中国当代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和运行的基本规律,明晰经济法的作用、价值和功能;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法律行为、经济法律责任。明确税收调控法原理,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的课税要素、计算、主要类型和功能;明白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产生、发展和运行的基本原理;明白消费者享有哪些法定权利,经营者应履行哪些具体义务,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二)思政育人目标

通过经济法教学,使学生自觉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意识,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的发展历程,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理解,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三、教学方法、手段和载体途径

(一)教学方法

以商法融合、湾区融合为目标,贯穿商法融合理念、新文科建设理念,采取案例分析法为主、启发引导法为辅,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同时,广泛采用数字化、智慧化等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强调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研究生相互之间的互动,强调研究生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以及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手段和载体途径

整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智慧化、数字化、智能化教学手段,线下线上相结合,教学载体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的教案、课件,资料形式有最新典型经济法教学视频、音频案例、最新经济法律法规、经济法研究论文等各类教学资料。

四、课堂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1.以生为本,以生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比如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不以答案对错为评判标准,而是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积极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以生为中心,运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部分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乐学、会学。

2.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不仅让学生掌握在国际经济秩序变革中的重大事件,如中美贸易摩擦、WTO上诉机构的困境和改革、ISDS机制的特点和缺陷等,还要求学生能运用相关国际规则、国内立法等抽丝剥茧,透过现象看本质。

3.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更高的教育理念在于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比如鼓励学生站在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高度看待在国际经贸领域的各种现象,在国际经贸秩序变革和规则重构中中国应持的立场和应采取的措施。

4.搭建多元化教学平台,线下线上混合,使师生充分参与

课程建立了线上辅助教学平台如BB平台、广财慕课、微信群、QQ群,同时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有机结合,并且符合现阶段国家针对新冠疫情所做出的社会学习、生活要求。

(二)思政育人主题与结合点

1.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观点;

结合点: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经济危机--结构失衡—经济失衡--宏观调控--政府失灵--依法调控--宏观调控法

经济危机—竞争失效—市场失序—市场规制—政府失灵—依法规制—市场规制法

2.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竞争重要作用的观点

结合点:经济法的体系和地位;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主要推动力,由此决定了以保障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制法的地位和重要性。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结合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效调制原则之市场决定性原则;社会利益本位原则;经济安全原则之经济发展原则。

4. 马克思主义关于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观点

结合点:经济法的主体和行为;市场规制行为以市场竞争为规制对象。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国有资本和非公资本的关系;关于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的观点;《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宏观调控的定位

结合点: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调制主体的职权:宏观调控权和市场规制权,不应包括国家投资经营权;宏观调控权的中央属性。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税收体制改革的论断

结合点:税收调控法基本原理;税法的调整方式;税权的法律分配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增值税、消费税改革的观点

结合点:商品税法;税收法定原则;商品税法的宏观调控作用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建立现代财税制度的观点

结合点:所得税法和财产税法;所得税法合理调节税收收入弹性、有效运用所得税的鼓励和限制措施、调节收入分配格局的宏观调控作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多次立法修订

(三)思政育人融入方式

一是把课程思政知识点与专业课程知识点相结合,直接融入。即在讲授专业知识点的时候同时结合课程思政知识点;

二是问题讨论式融入。即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时,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把思政主题融入,进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领悟。

三是案例式融入。即在采用案例教学时,通过案例分析,生动形象地融入思政知识点。

(四)实例:举其中一个思政育人主题的教学实施为例

以“市场决定性原则的概念”为例说明。

首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场决定性原则的论述”引入市场决定性原则的概念。通过精心选择的教学视频播放,形象化展示市场决定性原则的产生历程,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有市场决定性原则?”然后按照预先分好的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围绕经济法的市场决定性原则展开思辨;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小组进行针对性指导;然后,汇总各小组讨论结果,请各小组代表同学发言,同时,教师要认真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从市场基础性原则到市场决定性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化,并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验证这一原则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五、教学效果

(一)特色

一是经济法专业教学内容和思政深度融合。深入挖掘经济法知识点的思政元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市场经济的论断、关于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观点为论据;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关于市场经济、自由公平竞争等观点为论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实践为检验标准,论证经济法律制度的构成、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是教学手段的整合。本课充分利用广东财经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和学银在线、学习通的慕课平台,运用线上线下混合授课、翻转课堂等方式扩展学生知识面,在网络平台上及时发布最新的教学案例、深化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理解,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的理论框架。

三是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综合运用包括案例教学法、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专题讨论、比较法、实证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实践为学习经济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比较和实证分析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的探索则为启发诱导式教学法提供了丰富素材。

(二)成效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全面认识、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产生和发展、宗旨和原则、体系和地位、主体和行为以及经济法律责任等基本原理;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框架、基本构成;税收调控法原理和商品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的主要内容;反垄断法基本原理、主要垄断行为及其法律规制、反垄断法的程序性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基本原理、主要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程序性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本原理、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义务、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等主要内容。学生不仅掌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法的主要内容,而且通过把课程思政知识点融入经济法专业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正确性,更加自觉地领悟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更加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市场经济法治的重要观点和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而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在心理上和行动上自觉践行“两个维护”。

同行专家评价认为,在把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上,经济法具有天然的优势。本课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本课能够较好地结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实践,能够以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把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教学中,使得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能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实践为例,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法。